读史使人明智
忘记过去的人,必将重蹈覆辙。—桑塔耶纳
忘记过去的人,必将重蹈覆辙。—桑塔耶纳
音乐的魅力,像一首诗,能够表达一个复杂的故事。
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经历和感悟,所以他们听着不同的音乐
唱好一首歌,需要投入,自己的经历最好和这首歌的背景故事产生共鸣,理科的术语是完全理解
要想高分,除了唱好,还需要别人能够听进去,大多数人喜欢这个调调;另外表情、形象、灯光也需要搭配,这样才会完美
张磊符合了大部分条件,沧桑的声音唱出来的校园民谣是很多人期待而做不到的:我们在校园唱的时候不沧桑,沧桑了已经不想唱了。梓潼贝贝其实很厉害,唱功形象都不错,不过选的歌跟她们的状态不太搭嘎。谭轩辕高音太窄,中国曲风的英文歌基本上没火的。李安太年轻,唱不出来悲伤情歌的感情
这个时间点,我已经过了三十岁
其实我没有什么要写,不过作为一个俗人,还是象征性的扯个淡
什么是三十而立?
来自百度百科的定义:三十而立,源于《论语·为政》,"吾十有五,而志于学。三十而立。四十而不惑。五十而知天命。六十而耳顺。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",孔子所说“三十而立”,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了礼,言行都很得当
有些人理解为成家立业,比较权威的说法是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原则,独立面对世事
这只是孔子对自己人生每个阶段的总结,因为孔孟之道统治中国两千多年,也成了一种标杆甚至标准
所以基本上属于扯淡,圣人也有自己的局限,也会犯错误
有些人很小就肩负起生活重担,早就而立了;有些人老了还可以啃老,不学无术
时也命也运也,哪有标准可言!
所以不管高于还是低于孔子的标准,不要高兴或者气馁,活出了自己,就是成功了
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,贴过来充数吧,或许哪天看了真会懂了:人生有三次成长,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。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,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。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,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。
理论来自于多次实践的总结,而高于实践。人类发展创造了知识的传承方式,所以成为了高级动物,我们大多数知识其实不用实践就能获取到,所以十年寒窗之后出现了黄金屋颜如玉,当然也有不好的,比如纸上谈兵。
老毛的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真理,确实是真理
最近出了不少事情,着实让我措手不及
我的那些来自书本、媒体、师长、媒体、道听途说、触类旁通、举一反三所获取到的知识和经验,我以为我可以处理很多事情
可是,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
生活的智慧啊,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
2015年10月1日
国庆节
黎明
月明星稀
风很大
冷
冷的发怵,心寒
一切还是一切,都没变
我还是我
我还是我吗?